印刷故事
2016-09-20 点击量:
宋朝时候,雕板印刷大为盛行。当时,杭州西山有个号称“神刀王”的雕板师傅,
刀下功夫远近闻名,有口皆碑。他晚年的时候,却破格收下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徒弟——毕升。“神刀王”不但看中了毕升那股灵巧劲儿,更喜欢他那忠厚、诚实的品行。
有一次,师傅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让毕升在一旁观察揣摩。谁知还剩下最后一行时,毕升一不小心,碰了师傅的手臂,把刀下那个“之”字刻坏了。毕升难过极了。从那天起,他一有空儿就琢磨这件事。
一天,他在西湖边散步,发现一个江湖画师正在往一幅风景画上盖图章,凑近仔细一瞧,真新鲜,那画师竟把三枚图章串在一起。毕升颇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,
忽然,猛一击掌,高兴地跑回住处,用胶泥作成一个一个方块,干了以后,刻上反字,一字一块;接着用火将这些活字烧硬,
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;然后根据需要将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。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。
采用活字印刷,既方便,又节约。这种新技术,很快就被推广到全世界。